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显得颇为无奈。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不断上涨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日趋饱和的国内市场……无疑都让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变得雪上加霜。然而,依旧有一些制造型企业并不认为自己的事业走进“黄昏”,他们迎难而上,着力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汉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汉钟的下一站
2016年,对汉钟人来说,是一个颇具纪念意义的年份。一方面,这一年是上海汉钟成立的20周年;另一方面,同样值得纪念的还有上海汉钟枫泾新工厂的落成投产。经过20年的发展,汉钟在中国机械制造领域已经迈向一个新台阶,汉钟品牌也走上了良性发展轨迹。那么,在2016年制造业整体行情不佳的情况下,汉钟的业绩表现如何?哪个领域的产品前景最好?汉钟的下一步将会怎么走?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昱暄先生
当被笔者问及上述诸多问题的时候,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昱暄先生显得从容而淡定。“目前,汉钟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2016年汉钟整体实现了较为稳健的增长。以空调行业为例,2016年国内中大型商用空调行业整体规模有所萎缩,但是我们空调螺杆产品依旧维持平稳;而在涉及食品安全的冷冻冷藏行业,汉钟的制冷螺杆产品则是保持了快速增长。除此之外,汉钟的空压机(配套永磁电机)以及中高端真空泵产品,具有高效节能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有高成长表现。”在他看来,目前汉钟产品涉及的各大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并不担心这些市场的前景,而是更多的关注自身生产的产品是不是符合市场需求以及用户的满意度。“永远不要有夕阳产业的想法,只有夕阳的思维。从制冷空调到真空泵,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和理念的创新。”
“现在,在汉钟的每条产品线上,我们都在做创新的突破。过去,我们的技术和标准都是跟随别人,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近一两年,我们的思路有所转变,我们下定决心要做行业领先者,而不是跟随者。这一条路会很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2016年投资建新工厂,并在里面配套了最先进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测试实验室。未来,我们要做技术的领先者,而不是跟随者。”
尽管在成为行业领先者的道路上有重重险阻,但是余昱暄坚信,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和理念的创新,一定能够让汉钟在中国制造业这一波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走的更远。“为了进一步给用户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目前汉钟的转型升级,分为产品、营运、服务三个方面。我们在对每一个产品精益求精的同时,也会在工厂内部进行优化生产。我们通过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流程的改进、工厂无人化、自动化仓储……等各个工厂操作流程的整合优化,在2020年前汉钟有望在业内初步实现工业4.0。”
除了产品技术和工厂生产的创新升级,汉钟在系统服务营运上也进行了华丽转型。从系统集成,到云端服务,再到合同能源管理,汉钟正在从单一的零配件供应商转变为全方位的系统服务营运商。以云端服务系统为例,它可以为客户提供现有产品的云端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控、加值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功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市场竞争的本质
“压缩机产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但是我预测它接下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余昱暄看来,在供应增多到过剩的时候,市场竞争的本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被问及对未来空调压缩机行业市场竞争的看法,余昱暄表示:“从产品角度来看,旋转、涡旋、螺杆、离心等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分别对应不同冷量区间的空调应用。而随着新冷媒、新技术的应用,旋转正在从原来的3HP向5HP市场进军,涡旋的部分市场空间会被旋转压制。当然,涡旋也可以向更大冷量发展,和螺杆形成竞争关系,因此对螺杆机型也会构成威胁。对于离心产品来说,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将会在空调领域大展身手。”事实上,汉钟的产品战略重心也正在逐步转向离心产品。从2007年开始涉足离心式压缩机,到2012年向全球中央空调厂商提供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产品和技术服务;再到2016年正式发布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短短不足10年,汉钟通过不断技术积累实现了在离心式压缩机领域的三级跳,跃居世界顶级压缩机厂商之列。
对于压缩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余昱暄同样有其独到的见解。近年来,随着空调整机企业压缩机自供应体系的比例不断扩大,留给上游压缩机企业的市场空间也日益萎缩。这也是目前很多压缩机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而余昱暄则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他如此说道,“现在一部分空调厂家在发展自己的压缩机,毫无疑问,当他们的压缩机产品质量过关的时候,都会选用他们自己的。但是,‘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一个产品在转型升级的时候,同样也在考验企业的升级速度。比如说针对制冷剂和能效标准的改变,企业能不能及时的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我们一年做20000台,他们做500台。没有足够的产量支撑,企业会不会投入相应的资源去开发?答案显而易见。因此,最后的上游供应结构肯定是自供和外购配合的。这是一个循环,考验的是一个专业的压缩机制造商能不能实现技术领先,整机厂家肯定会选择最领先的产品,而领先的上游厂商后面也会选择合适的整机战略合作伙伴。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企业竞争的本质,也就是自身的产品能不能在竞争过程中有新的突破。”
相比于空调市场的“巨头对垒”,冷冻市场更像是“百团大战”。“冷冻市场比较乱,汉钟希望联合其他厂家建立秩序。在市场上,大家除了竞争之外,还有合作关系。通过连接冷冻业界各方,来共同规范市场秩序,这样整个市场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尽管国内冷冻市场应用复杂,汉钟依旧在不断加大投入,余昱暄本人同样也对冷冻市场寄予厚望。“2017年,希望汉钟在冷冻市场的占有率可以再高一点。我们对本土厂家的连接程度和熟悉程度比外资企业强,未来汉钟可以提供冷冻客户定制化的服务。汉钟在空调市场已经实现从追随到追赶到领先,而在冷冻市场,还处在追赶阶段,希望在5年内汉钟可以迎头赶上。”
产业变革的机遇
古人云:“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许多机遇都是来自重大转折和不利因素之中,特别是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更是孕育着巨大机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下的中国暖通空调制冷行业。
正所谓,“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善于把握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基础前提。当被问及如何看待2016年的热泵市场时,余昱暄的语气显得有些激昂,情绪在这种激昂的语气中起伏着。“在热泵机遇面前,汉钟既谋大势,更办实事。” “现在大家一窝蜂去做热泵,都是在抢商机,里面有很多中小型厂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关键的是所有的产品都没有经过验证,这是很危险的。毕竟,空调和热泵是不一样的。作为北方传统锅炉采暖的优选替代方案,汉钟早就看到了低温热泵的商机,为此我们建了-35℃的产品测试实验室。通过极限条件下的实验室验证,确保热泵成为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产品。热泵做好了就是一个新产业发展契机,我们会充分把握这次机遇。”
新能源汽车同样也是汉钟重点布局的一个新兴产业。“以前涡旋压缩机应用在汽车上,主要是用于制冷,没有供热功能。新能源汽车既要制冷又要供热。这对新进企业是机遇,对老牌企业是危机,同时也伴随企业的转型。”谈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余昱暄显得饶有兴致。“目前,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在推动,之前大的车厂都会买国际知名品牌,国内品牌生存空间较小。而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全世界同步发展,属于国家战略布局,会更倾向于国产化产品。其实,汉钟在很久之前就想介入这个市场,现在新产业变革的机会来了。也许,20年后汉钟会成为现在的主要新能源汽车空调主要供应商。”
随着访谈渐入尾声,余昱暄开始跟笔者讲述了他对汉钟未来的憧憬。“面对产业变革,企业要善于抓住机会,商业机会就是这样来的。对汉钟来说,目前布局的涡旋、螺杆、离心产品,后面也会衍生出很多新的应用,迅速适应新的市场变化。汉钟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不停的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不停的去思考变与不变,你赋予一个产品的新的生命力,新的附加价值,创造出新的产品空间。通过我们的团队,充分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流体机电产业的世界领导品牌。这是我们现在的愿景,什么时候实现?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正朝着这个愿景在走。”
后记: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南辕北辙只会渐行渐远,正确的路才是最快的路,路走对了,就不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