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院士的分析,符合中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自然能源分布现状。他指出,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对节能、环保、低碳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一个地区采用什么样的供暖方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即能源种类、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在没有足够生物质能的地区,可依靠电力供热,也就是“煤改电”。但需注意,“煤改电”不是简单使用电热锅炉、蓄热式电暖气、电热膜、电热缆等电热装置。因为现阶段,这些采用电热的方式效率较低,反而增加了燃煤消耗,进而加剧污染排放,导致“高能低用” ,因此“煤改电”绝不等于“煤改电热”。
在谈到如何避免“高能低用”,北方地区如何实现清洁供暖,江亿院士指出,可采用电动空气能热泵,使用空气能热泵供热,消耗1度电可产生3度甚至更多热量,效率远高于直接电热方式。在技术层面,空气能热泵应用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室外机易结霜,化霜困难影响运行;二是室外温度降至零下十几度后,影响有效产热。但是目前我国空气能热泵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即便在零下25度,也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因此不需要太担心这个问题。
(图/近日举行的中国制冷展上,搭载“国际领先”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技术的格力·火凤凰备受关注)
江院士的观点,与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2018年在两会上的一项建议案——《关于加大推广“煤改电”实现清洁采暖的建议》里的观点不谋而合,董明珠建议国家从政策层面规范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杜绝仅因改造成本原因而盲目选择“煤改气”,应大力推广“煤改电”,而且应该优先发展用户终端电供暖方式,尤其是以空气源热泵为代表的清洁供暖。
董明珠的理由是,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是重中之重,对推进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影响深远。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自2016年以来,以北京为中心,在京津冀地区,以及华北地区,政府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煤改气300万户,2017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煤改气578万户。由此带来的效果也非常明显,2017年10月到2018年2月底,“2+26”城市PM2.5的浓度相比同期下降35%。虽然各地方政府鼓励清洁能源采暖改造,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补贴政策也不尽相同,这造成了补贴相对较少的地区更倾向于选择改造成本相对较低的煤改气,例如河北地区2017年清洁能源改造中,煤改气就占据了较大比例。
但“煤改气”工程导致了2017年冬天波及整个华北地区甚至全国的天然气荒,部分地区供气不足的新闻也成为热议话题。另外,天然气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使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燃气费用较高,农村居民取暖负担大。而且,现实中老百姓使用的天然气成分复杂,并不单一,属于化石能源,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大量使用导致雾霾治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更有甚者,天然气管道还有泄漏和爆炸的风险,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屡屡见诸新闻报道。
所以,董明珠也认为,在煤改电工作中,推进节能减排,共创蓝天,应当首选高科技的空气源热泵,不仅安全、节能、环保,还很高效。而且,空气源热泵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可满足房间、户式甚至大型商用建筑的完善产品体系。以格力空气源热泵为例,针对分散型住宅供暖和集中型供暖需求推出户式和商用等多个系列的空气源热泵,并提供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很好解决了低温制热量小和能效衰减的问题,现已推出可最低-35℃运行的热泵,满足全国绝大部分区域使用。
不仅是江亿院士和董明珠,国内还有很多专家支持北方取暖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比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副院长路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辐射供暖供冷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邓有源、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姜蓬勃等,他们认为,农村地区普通住宅的墙体通常为“三七墙”,这种住宅在室温达到标准温度时需要供暖系统提供的能耗约为35.4瓦/平方米。上述住宅的墙体在进行过保温处理后,再使用空气源热泵取暖的效果更佳。
专家们认为,在新时代,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更是全球大势。我国也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政策与方针来推进这两项工作,空气能热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性设备,拥有零污染、高效率的特质,符合时代需求,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此外,空气源热泵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除了热水、采暖走进千家万户,还会在农业、办公、医院等细分市场迈出崭新步伐。
总之,从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来说,不适宜在北方推广天然气取暖,而应该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使得热泵产品在北方城市推广开来,让居民享受舒适冬季的同时,也让绿水青山和美丽中国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