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焦点 » 正文

今冬最最悲哀的事情出现了:当你煤改气结束的时候 气没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0  浏览次数:608

赵本山说,人这一辈子最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人还活着,钱没了。而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样的悲哀却在这个冬天出现了。

在环保重压之下,近一年多以来,各地掀起了“煤改气”热潮,可当煤改气已经结束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天然气的供应并不充足,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断了粮”,尤其是供暖季到来之后,为了保民生,更让一些企业陷入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

于是,企业限产停产便成了常态。入冬以来,山东、河北等地的天然气纷纷断供,致使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仅河北廊坊市,近期就有449家企业停产限产。

有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19亿方,绝对消费量1671亿方,增幅18%。预计全年绝对消费量2320亿方,比上一年增加340亿方,增幅17%。

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创出了近年来新高,更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呼意外。

事实上,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无论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还是对大气质量是改善,都大有裨益,因为相比于24%的国际平均水平,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不足7%,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可谓不大。即便全年消费达到2320亿方的水平,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也不过是美国的1/4。那么,这样的消费水平,为什么又出现了气荒了呢?

毫无疑问,在煤改气驱使下,天然气消费量大幅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绝不是致命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地下储气库严重缺乏,天然气的调峰能力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天然气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需求疲软而冬季旺盛,中石油销售数据显示,近几年北京市冬季最高月用气量是夏季最低月用气量的6倍至8倍。

因此调峰需求显而易见。

一般而言,天然气调峰主要靠地下储气库、LNG和天然气田等方式,而地下储气库具有初期容积大、经济、不受气候影响、安全可靠、能够合理调节用气不平衡等特点,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地下储气库仅不足20座,有效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的2%左右,大大低于国际16%的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主要依赖气田调峰和压减市场等刚性措施。

由于天然气消费季节性明显,夏季需求不足时,供气企业便会压产、转售长期合同LNG资源等措施匹配市场需求,这样一来,冬季需求增长时,保供压力就会陡然上升。也因此会变得“峰更高,谷更深”。

相比之下,美国目前地下储气库数量将近500座,有效储气能力占总消费量的占比接近20%,因此美国尽管天然气消耗量巨大,也存在削峰填谷问题,但却很少出现气荒的状况。

之所以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问题还未厘清,企业缺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动力。由于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政府管制,民用气价与工业气价存在倒挂,季节性价格差又比较小,导致商业地下储备库几乎为零。目前运营的储气库,也多为两大公司“义务”兴建,当然也很难有商业利润。

而在美国,天然气价格是完全放开的,冬高夏低,价差可达50%以上。法国则实行冬夏差别价格,冬季气价是夏季的1.2倍至1.5倍。这样的价差,让商业地下储气库有利可图,最终“削峰填谷”的任务交由市场顺利完成。

在我国天然气价格还未理顺的当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自然就难以推进。因此,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让市场决定价格,才能有利于商业储备库的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冬季气荒难题。

近期,全国各省政府积极实施“煤改气”工程,针对因燃煤机组被淘汰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的企业和单位,政府鼓励企业自主进行“煤改气”,采用热电联产及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气分布式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天然气分布式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能达到70%以上,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利用在工业企业“煤改气”的市场极具潜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6034181号-2